祝寿臣 不朽的甘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7:52:36
1869年10月2日,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出生在印度的波尔班达尔。
少年时的甘地记忆力较差,智力平平,
求全文,最好有相关的练习,如:本文的中心在哪?等等

不朽的甘地

到达新德里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就拜谒了圣雄甘地墓。

甘地墓位于德里东北部的朱木拿河畔。这里正是圣雄甘地1948年遇刺后火化的地点。墓园开阔,四周建有宽阔的了望台。园内绿草如茵,高大的树木盛开着白色的和黄色的花朵。墓体为黑色大理石。我们站在甘地墓前肃立致敬。墓尾有一盏玻璃罩的长明灯,墓首用印地文刻着甘地遇刺后的最后遗言:"嗨,罗摩!"罗摩是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塑造的英雄人物。据说,甘地从小胆怯,母亲教他一个人走夜路时口呼"罗摩",可以驱邪壮胆。

1869年10月2日,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出生在印度的波尔班达尔。那时印度处在英国的统治之下。甘地的家族属于班尼亚种姓。班尼亚种姓是印度教徒四大种姓中的第三大种姓吠舍的一支。在波尔班达尔,甘地家族占有重要的地位。甘地的父亲和叔父都曾在当地担任过首领。

少年时的甘地记忆力较差,智力平平,他曾一度对自己的才能缺乏信心。但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教育使甘地认清了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实。他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国外求学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大学毕业后他在南非从事律师工作。

艰苦的磨练使甘地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并成为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领导人。因此,当他回到印度时,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

印度是一个有着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印度教鼓励贫苦大众,听天由命,忍受磨难,祈求在轮回中享有美好的命运。甘地作为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叫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即:辞去英国授予的公职和爵位,退回英国授予的勋章;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殖民教育,以自设的私立学校代替英国统治者的公立学校;抵制英国法院,自设仲裁机构解决争端;不买英国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不买英国国债,不在英国银行存款,等等。运动一开始,甘地就率先垂范把自己在组织战时救护队中获得的两枚勋章退还印度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