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提高孵化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19:26
请用专业知识详细回答

1、孵化器及孵化室消毒。在入孵前7天,孵化室孵化器要清理消毒。屋顶,地面各个角落都要清扫干净。机内刷洗干净后应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薰蒸消毒,按房间及机器的体积每立方米放高锰酸钾7克,福尔马林溶液14毫升。先把高锰酸钾放在瓷盆中,再倒入福尔马林液,后关闭门窗。一般熏蒸30—40分钟后打开门窗。
  2、试机定温湿度。在开始孵化前,应全面检查孵化器,看风扇转动和翻蛋装置是否正常,各部分的配件是否完整,电热丝是否发热,红绿指示灯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好,然后进行定温和调湿度,一切正常即可上蛋进行孵化。
  3、种蛋的选择。孵化用的种蛋,最好是7天以内的新鲜蛋,保存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两周。保存温度一般8℃—12℃,最好是10℃—15℃。种蛋蛋形正常,蛋重一般为50—65克。入孵以前应将种蛋再选择一次,把脏蛋,有裂纹的蛋,蛋形过大,过圆过大,过小的蛋,砂皮,砂顶及钢皮蛋或两头尖,腰凸的蛋挑出来。
  4、种蛋的消毒。选好种蛋后,必须经过消毒才能入孵。消毒的方法有3种。一是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法:原液系5%溶液,使用时加水到50倍配成浓度0·1%的溶液,用喷雾器喷在种蛋表面或者浸泡10分钟取出。二是氯消毒法:将种蛋浸入含有活性氯1·5%漂白粉溶液中3分钟,取出晾干后码盘。三是碘消毒法:把种蛋浸入0·1%的碘溶液中30—60秒,取出凉干后码盘。种蛋码盘时应注意大端一定要向上。
  5、验蛋。在孵化过程中,为了解胚胎发育的情况,应验蛋两、三次。第一次验蛋可看到血管分布如蛛网状,颜色发红,卵黄下沉。而无精蛋仍和鲜蛋一样,卵黄悬在中央,蛋体透明。散黄后一般看不到血管,不规则形状的蛋黄漂浮在蛋的中线附近。死精蛋内混浊,可见有血环、血弧、血点或断了的血线。第二次验蛋一般在孵后11天进行,发育良好的胚胎变大,蛋内布满血管,气室大而边界分明。而死胎则蛋内显示黑影,周围血管模糊或无血管,蛋内混浊,颜色发黄。第三次验蛋一般入孵后18—19天进行。这时发育良好的胚胎更大,蛋内为胚胎所充满,但仍能见到血管,胚胎颈部突入气室,气室边缘成波浪状。而死胎则血管模糊不清,靠近气室的部分发黄,与气室界限不太明显。
  6、落盘。鸡蛋孵到18—19天,将蛋移到出雏盘上叫做落盘。落盘的蛋平码在出雏盘上,落盘蛋数不可太少,太少了温度不够,可能延长出雏时间,如果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