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环境污染的心得体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8:59:11
有关环境污染给人带来的危害心得体会800字

西湖三面云山,中涵碧水。湖上水波潋滟,游船点点,一湖(西湖)、二塔(保俶塔、雷峰塔)、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三堤(苏堤、白堤、杨公堤) 形成了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奇观胜景。沿湖地带绿荫环抱,画桥烟柳,云树笼纱;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人间美景令人惊叹,心醉神驰。
太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身处其中,它的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抬眼望去,水天相连,一望无垠,蔚为壮观。但同样壮观的却是一池臭水。湖水乌黑,混浊不清,局部湖面缓缓流动着绿油油的“油漆水” ,偶尔还能见到漂浮的死鱼。湖水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异味,在几公里外都能闻到。想象中的水鸟翩翩,云帆点点荡然无存。真是不知范蠡西施如何泛舟。
导游介绍说,这绿油油的的东西是蓝藻。太湖污染日益严重,连年爆发蓝藻,今年更是提前大规模爆发。蓝藻爆发,湖水臭不可闻,鱼虾荡然无存。太湖畔素有“太湖明珠”之称的无锡水质也受到污染,整个锡城笼罩在巨大的腥臭之中。全城所有管道水、井水全部变臭,连洗衣、洗澡都不能。手机信息中更流传一新编太湖美:太湖霉呀太湖霉,霉就霉在太湖水,水面有蓝藻哪,水下有淤泥哪,水面蓝藻蓝,水底淤泥黑,臭水流进千万家,垃圾绕湖蚊虫飞,太湖霉呀,太湖霉!
据了解,历史上的西湖自清朝嘉庆以后的150年里,由于保护不力,西湖风景区逐渐黯然失色。雷峰塔轰然倒塌,杨公堤淹没于湖田间。西湖全景残缺不全,人们只能从梦中寻觅。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下大力气整治,逐步恢复了西湖的秀美。但由于历史原因,西湖风景区的面积仍在缩小。西湖及周边地区大量宝贵的公共资源,一度被一些单位、个人占有。诗人笔下水光涟艳的西湖水也面临污染的威胁。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之前,沿湖所有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直接排入西湖。特别是湖西地区,污染现象严重。由于含氮量超标,西湖的水质被国家环保总局判为劣五类水体,“天堂明珠”蒙受尘垢。
进入新世纪,杭州市大力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该工程坚守保护第一、生态优先、传承历史、突出文脉的原则,以西湖核心景区为重点,涉及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文脉延续、景观修复、水质治理、建筑整治等多方面内容,自2002年起,相继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了全方位地保护和整治。如今的西湖,湖水月月更新,湖区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