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审计、绩效审计是一回事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4:39:57

目前,在我们国家有许多审计文献将绩效审计与效益审计这一术语混同使用。我认为有如下原因:一般讲,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始于80年代末,正值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阶段,企业效益问题成为深化改革的突出问题,审计自然要将帮助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审计目标纳入其审计职责范围。根据经济效益的定义: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消耗和成果、费用和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效益审计主要是从挖掘企业潜力,分析企业投入产出的角度开展的,这样用经济效益审计术语来表示绩效型审计当然就成为了主流用法。
  随后,特别是从90年代起,绩效审计的概念较多地见诸于审计书刊上。因而,便出现了目前效益审计术语与绩效审计术语混用的阶段。随着绩效型审计工作在我国今后不断展开,我认为在使用或翻译绩效型审计这一术语时应加以规范。我认为统一使用绩效审计这一术语比较规范。主要理由有三:
  第一,“效益”与“绩效”这一术语在词意上有区别。
  我们使用绩效审计这一术语时,这里的“绩效”应由三个要素构成。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而在使用“经济效益审计”这一术语时,这里的“经济效益”从词义上讲,应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而绩效审计三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即“效率性”是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内容的。因而,从词意上讲“经济效益审计”术语只与“绩效审计”术语中的第二个要素,即效率性审计的概念有相似或重合之处。而无法将绩效审计中的第一个要素和第三个要素,即经济性审计和效果性审计涵盖进去。从词义上看“效益审计”只能反映绩效审计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个环节。因此,从用词规范看,使用绩效审计术语较为妥当。
  第二,使用绩效审计术语符合国际惯例。
  绩效型审计的术语使用问题,1986年4月在悉尼召开了最高审计机关第十二届国际会议,“绩效审计”列入了正式议题。会议建议以“绩效审计”这一术语统一各种有关绩效型审计的名称,并在最后会议文件《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中正式使用了“绩效审计”这个叫法。因此就国家审计机关而言,开展的主要是对政府部门和公营企业的审计,因此采用绩效审计术语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叫法。
  第三,采用绩效审计术语更能涵盖不同领域的绩效型审计工作。
  效益审计的开展,最初主要是从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