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世博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12:03:51
世博会给上海带来什么?经济以外的方面

迎接2010上海世博会,人们积极行动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本届世博会将如何阐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昨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十七届文化讲坛特邀文化学者、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顾问余秋雨,畅谈了“上海世博会的文化构想”。余秋雨表示,奥运会是从体能上呈现一种世界性,而世博会是从智能上呈现世界性。

  担忧陷入历史误区

  演讲伊始,余秋雨回忆自己与世博会的接触,居然是从批评开始的。“我在2000年严厉地批评了汉诺威世博会当中的中国馆,然后过了5年我又比较严肃地批评了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的中国馆。那两次世博会的中国馆所发现的毛病都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有关”,其中都有封闭思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脸谱是对人脸的封闭,长城是对土地的封闭,针灸模型是对活生生人体的封闭”;还有对展现历史的误区,“我们对文化的了解永远是历史,永远是古代。全世界都在呈现新东西,我们出来说,我们祖先早就有过发明了、我们千年前就比你们先进,这个形象不好。”

  余秋雨称,研究了两次世博会中国馆的教训后他开始担忧,“害怕在巨大的资金支持、国际支持和技术支持下所出现人文的疲软或者人文的失落”,而“我们失落的重要原因是害怕失落”。在说了主题曲解、主题很远、没法操作等该警惕的误区后,余秋雨把本届世博会该把握的文化思维问题归纳为三条:第一,体现世界性。不要像过去一样紧抱着历史给别人看,“没有以京剧脸谱作为大门阻挡,也没有以万里长城作为墙来阻挡,这也比较符合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风格”;第二,体现创新。“1889年埃菲尔铁塔已经告诉大家,它是对过去高贵历史的对质或者是一种摆脱。这个摆脱不是背叛,是告诉历史我们要有新的步伐。这是世博会要做的事,尽量减少用我们的古代去证明我们的重要”;第三,体现对未来的责任。把眼光从过去挪到未来,从得意挪到一点淡淡忧思,“让大家感觉到上海是一个对未来承担责任的城市,而这个城市是写在各种文化程度不同的人身上的。我们的责任感其实是表露过的,特别是汶川大地震的时候”。

  余秋雨还明确提出建议,为避免“体现中国元素”等各种不必要的概念干扰世博会,专家研讨会应该少开再少开,给艺术家更多的时间、空间,个体艺术家应该早点进入,“这点要学一下北京奥运会,张艺谋很早就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