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局域网中使用UDP比TCP好?请说明详细的具体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3:37:40
有一个局域网中使用的文字聊天工具,他用的是UDP和IP协议,我想知道为什么没有使用TCP协议?这样能保证数据的有效到达吗?还是因为在局域网中数据的传输本来就是肯以信任的,很少丢包?

UDP协议无需握手,速度快,消耗少,但是无确保,易丢包;TCP三次握手,速度慢消耗多,但是可以确保消息正确发送。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基于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在正式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一个TCP连接必须要经过三次“对话”才能建立起来,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我们这里只做简单、形象的介绍,你只要做到能够理解这个过程即可。我们来看看这三次对话的简单过程:主机A向主机B发出连接请求数据包:“我想给你发数据,可以吗?”,这是第一次对话;主机B向主机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一个在接收,协调工作)的数据包:“可以,你什么时候发?”,这是第二次对话;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包确认主机B的要求同步:“我现在就发,你接着吧!”,这是第三次对话。三次“对话”的目的是使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同步,经过三次“对话”之后,主机A才向主机B正式发送数据。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与TCP相对应的协议。它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它不与对方建立连接,而是直接就把数据包发送过去!
UDP适用于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比如,我们经常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TCP/IP通信是否正常,其实“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然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那么网络就是通的。例如,在默认状态下,一次“ping”操作发送4个数据包。大家可以看到,发送的数据包数量是4包,收到的也是4包(因为对方主机收到后会发回一个确认收到的数据包)。这充分说明了UDP协议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正因为UDP协议没有连接的过程,所以它的通信效果高;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可靠性不如TCP协议高。QQ就使用UDP发消息,因此有时会出现收不到消息的情况

不能保证数据的有效到达,这是UDP协议的特点决定的。
文字聊天工具使用的基本都是UDP协议,主要就是为了加快数据传输。

你可以想象一下使用TCP协议的聊天工具,不论你打多少个字,每次通信都要经过3次握手的过程,这样多浪费时间。

小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