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蒿和旱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9:30:53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60—150cm,中下茎粗4—8mm.根状茎粗壮,具长匍枝。茎直立,无毛,常紫红色,上部有直立的花序枝。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密集,羽状深裂,长10—18cm,宽约为长的一半,侧裂片1—2对,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有规则的锐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薄毡毛,基部渐狭或楔形短柄,无假托叶;上部叶三裂或不裂,或线形而全缘。头状花序,钟形,长2.5—3mm,直径2—2.5mm,具短梗,直立或稍下倾,多数密集成狭长圆锥状或复总状花序,有线形苞叶,总苞片3—4层,外层苞片卵形,黄褐色,内层苞片边缘宽膜质。花黄色,外层花雌性,内层两性。瘦果长圆形,长约1.5mm,褐色,无毛(图87)。
  地理分布: 水蒿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在国外,朝鲜、原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也有。
  生物生态特征: 水蒿是湿中生耐阴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北方一般4月中,下旬萌发,7月开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10月中旬植株枯黄。多生于森林,林地草原和平原地带。常见于林下,林缘,山沟和河谷两岸,也见于平原沟边,塘沿及水田埂边。是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的伴生种。在局部地区,如水沟,水田边或水池岸边可成为优势种,甚至可形成单优种的纯群落片断。有时也散生于村舍附近、路边、田边,成为常见的杂草。水蒿具长根茎,在地下形成密集根层,地上繁衍能力也很强,因此,经常在群落中成集群分布。有时成为湿润气候区荒地演替的先锋植物。
  饲用价值: 水蒿的适口性中等。鲜草马好嗜,羊喜食,牛少量采食。花序由于有异味,牛,羊均不食。干草马喜食,牛,羊乐食。由于水蒿植株高大,在东北,7月上旬刈割,每公顷产鲜草2600一4300kg。干草生产率为27.5%。水蒿返青早,生长快,为早春提供一定数量的青草,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据力析,水蒿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较高.干草的适口性又较好,因此,也可做为牲畜早春和冬季的舍饲饲草。该草为中等饲用植物,其化学成分见表87—1,氨基酸含量见表87—2。水蒿的嫩芽用水煮沸后人也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