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因哈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5:27:28
艾因哈德的简介

艾因哈德(Einhard,770~840年)是法兰克王国、也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传记家,是查理曼帝国时期所谓"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共有5部著作传世,但使他名垂史册的则是那本《查理大帝传》(Vita Caroli)。

  艾因哈德出生在法兰克王国东部美因河下游的莫因格维,自幼家境殷实、生活富足。9岁那年被送到傅尔达修道院(Fulda)学习,系统地接受了语法、修辞、辩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即所谓的"古代七艺")等方面的训练。由于学习成绩优秀,20岁时由傅尔达修道院院长鲍古尔富斯推荐到查理曼的皇宫中供职。

  查理曼时代的法兰克王国不但以武功称盛,在文治方面也斐然可观。查理曼奖励学术和教育事业,从欧洲各地招揽了许多知名学者和各类文人、让他们在宫中组织了一些学术小组、探讨各种学问。同时他还下令让教会和修道院办学、承担起系统培养贵族子弟以及训练神职人员的任务,并带头和提倡当权的贵族大臣们学习文化。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之后,在查理曼时期形成了所谓"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局面。

  艾因哈德来到宫中的时候,正值"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全盛期。于是他很快就跻身于各种文学团体之中,博览群书、广交名家、学识日益精进,成为加洛林文艺复兴运动的后起之秀。他的才识不久就得到了查理曼的赏识,自从794年当上了查理曼的侍从秘书以后,一直成了查理曼的重臣和密友,得以参与各项政事。

  查理曼去世以后,艾因哈德继续留在宫中辅佐"虔诚者"路易。830年,由于他不愿意卷入路易的3个儿子之间的混战,毅然离开了宫廷,来到他自己创建的塞利根施塔特修道院隐居,潜心著述,直至840年3月14日去世。

  艾因哈德退出政界以后,静心地回顾了自己侍奉二主的经历之后,为了追念查理曼的功绩、同时也为了报答查理曼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就模仿古罗马史学家苏托尼乌斯的笔法,写下了这部著名的《查理大帝传》。

  艾因哈德感到,为查理曼立传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该书的序言中,他坦诚地表露了自己的写作动机:"由于我亲身参与这些事件、身临其境、目睹其事,我认为没有人能够比我更真实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