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50,60,70,80年代作家的分派及代表人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44:53
求每个年代分别的代表作家,50年代的我就没有找到,希望大家帮忙~谢谢!
还有90年代,想做个这方面的网站,这是我们的作业。麻烦各位咯!~

以下内容来自《中国新文学百年》
50年代:①诗歌与散文 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杨朔、刘白羽、秦牧等的歌颂散文;孙犁荷花淀派②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梁斌《红旗谱》③农村题材与干预生活小说 赵树理(山药蛋派)、周立波《山乡巨变》等

60年代:文学噩梦年代 赵树理《套不住的手》《三里湾》等

70年代:新时期报告文学,徐迟为代表;伤痕文学,刘心武、卢新华等;反思文学,茹志娟等;朦胧诗,北岛、舒婷、顾城等;改革文学,蒋子龙,柯云路,高晓声,张洁,贾平凹,路遥等

80年代:乡土小说,刘绍棠;市井小说,冯骥才、陆文夫等;寻根文学,韩少功,阿城,王蒙、贾平凹、王安忆等;荒诞小说,堪容、王蒙;诗歌出现新生代。新写实、历史文学,池莉,方方,刘震云,苏童,张承志等

90年代:新体验小说,陈建功,李功达、刘庆邦等;新女性小说,陈染、林白等,军旅题材,朱苏进等

50年代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立不久的共和国文学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一个“绿皮书工程”,选录的是一批代表性作家在三四十年代的代表性作品,而且又由作家本人做了不少带实质意义的选择和修改。50年代的绿皮书作家多处在文学创作成熟到火候的时期,以1955年为标界,年纪较长的被称为“郭老”的郭沫若63岁,被称为“茅公”的茅盾59岁,其余老舍56岁,沈从文53岁,巴金、沙汀、艾芜51岁,曹禺45岁,还是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的候补委员。当这批作家的文学思维趋于炉火纯青,驾驭笔墨得心应手,已经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写出精品杰作,因而需要更广阔的文学创作空间的时候,却以一种把文学过于等同于政治的观点,使他们在修改旧作中装扮自己、割去尾巴或掉入幼稚观念的反刍,进而在写作题材和创作方法上改弦易张。这在某种意义上实际是在炉火纯青后另起炉灶,得心应手之后另学手艺,其间所造成的作家创作生命史上和文学发展史上的遗憾。

http://www.tianyabook.com/zhe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