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何以在国共两党都吃得开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06:29
沈醉(1914——1996),字叔逸,湖南湘潭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长期服务于国民党军统局,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

沈醉被俘后,积极交代罪行,并抻出一大批潜伏的特务,为中共立了大功。

识时务,见风使舵,投其所好,积极改造,为党在统战宣传方面作了重大贡献

匿名




这样吝啬
给0分
我看你这样得人在那里都吃不开

沈醉(1914年-1996年3月18日),字叔逸。国民党陆军中将,18岁参加复兴社特务处(由其姐夫余乐醒介绍),抗战前长期在上海从事特务活动,曾经亲自参与了军统暗杀全国人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铨(杨杏佛)与逮捕第三国际驻上海代表华尔敦(史称“怪西人”案)的行动。后复兴社改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他长期服务於国民党军统局,深得戴笠信任。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28岁),在军统局以“年纪小、资格老”著称,后出任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1949年12月9日被卢汉(原云南省主席)扣押,被迫参加云南起义,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特务。1960年11月28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赦(第二批特赦人员,为前两期特赦人员中唯一的前军统要员),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与其他被特赦的前国民党党政军要人(如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庞镜塘等)和前满洲国首脑(溥仪,溥杰)等一起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距沈醉本人在《我这三十年》一书的回忆,当1976年周恩来逝世的消息转到政协文史委员会时,全体文史文员皆伤心落泪。1980年被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经调查证实,他曾在卢汉的起义通电签字,并亲笔颁布命令,要下属特务组织上缴特务器材并到指定地点报道,所以身份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副部级待遇。后出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八十年代曾到香港探亲访友,但不顾以前友人们的劝阻毅然在短暂留港后返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