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与雪灾关系 有什么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7:11:00
不要抄袭 Y

也给你说说吧
大气气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系统,往往有一丁点的变动就有可能打破这种脆弱的平衡。
首先说一下,北半球的主要温度来源于北纬35度以下,而大西洋的洋流是最重要的模式。大西洋洋流的的重要原因是热盐环流。大西洋通过洋流往北半球输送的热量大约是北部整个热量的1/4.
简单说是这样:
大西洋洋流以约700M深,100多公里宽的洋流形式把热量代往北半球,在北纬65度附近海水沉底从海底把冷的北部海水带回高热的南面,这样形成一个循环。

温室效应使得气候变暖,北部冰川融化,形成淡水。而淡水的密度比海水低,这样使得到了北部的大西洋洋流沉底回流受到影响。热量输送受到影响。在1.3万年前,北部冰川融化,形成一个淡水湖,这个湖的冰坝最后融化时把约12万亿立方淡水注入北大西洋。于是导致了大西洋暖流的停止。从而形成了约1000年的冰河期。
现在北冰洋的海冰每年约融化出1.5万亿立方的淡水,这样使得大西洋暖流受到影响。热量去的少了,气候的脆弱平衡开始慢慢打破,首先就是欧洲该下雪的时候不下,(洋流慢了,热量停留在南方多了,于是出现了冬季阿尔卑斯山没雪下)北方某些地方的气温低了。这样很容易形成低气压。出现雪灾天气。而在北美洲地方低气压很容易形成飓风,在太平洋热盐效应也是一样,只是没有大西洋的明显。

北方的雪灾和南方的洪水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直接导致,可怕的是,热盐暖流的受阻“北雪南洪”只是大气脆弱平衡被打破的前兆。

现在北极海冰的厚度为1.8米是60年前3M的60%,海冰的主要作用就是阻止北部淡水的大量注入。照目前的形式估计快则10年,慢则50年,北部海冰在某个夏季全部融化(或者不要全部融化,海冰如果薄到一定程度也同样无法阻止淡水南下),大量淡水注入大西洋。气候脆弱平衡必将打破。很可能北河期将到来。你看《后天》里假说其实一点都不假,都是真实科学依据。
我们祈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