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风俗轶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1:37:29
越全越好

湖南省澧县,作为澧水流域中心城市,曾做州治一千四百余年,是著名诗人屈原被楚怀王放逐之后行吟的地方,《离骚》中的名句“沅有芷兮澧有兰”、“望涔阳兮极浦”就是写的这里,自古以来,除了与江南各地的端午过节习俗相同之外,还过“二端阳”(古历五月十五)、“三端阳”(古历五月二十五)。旧时龙舟竞渡、端午“打百草”(用来烧水洗涤除疫)不到三端阳是不收手的。龙舟竞渡完了,还要“杀龙舟”(即用一种纪念仪式拆掉龙舟,防止它真的化龙而去)。划龙舟前后,划船过程中,还有些禁忌语不可说。据说有一年,在澧水宋家渡关山潭(今属澧澹乡拥宪村和永固村)地方,群众专门打了竞渡的龙船,上面钉满了铜钱,一心只想和别人争划时抢中头标的。有人问:“你们几时下水?有好多人?”回答是:“二十九下水,三十六人。”人口不乱开,这话一出口就出祸了。原来这里的人口音“六”是读“lu”的,就是“捞”的意思。真的按时下水,第二天预演冲刺抢标时,龙舟头部一下子如梭一样插进了关山潭里,岸上立即组织人们“捞人”即抢救,结果什么也没捞起来。只是过了几天,也就是端午节下午,才在远隔两百里之外的常德德山潭边漂起来两把澧州关山潭龙舟划船的桨片。原来宋家渡人是准备训练好了之后到德山潭那边去比赛夺第一的。谁知人们口无遮拦一顿乱说之后造成如此悲剧。有人说是他们的龙舟太像真龙了,加之人气太旺,划船之人入水之间后他们的魂灵仍在朝德山潭奔划过去,真是气贯长虹气冲斗牛气壮山河。
关于龙舟竞渡,除了纪念屈原之外,与古代水军训练、 地方上百姓竞技、健身、组织救灾或显示地方团结保境安民有关。

大江南北品名粽

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