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广播播音出现了那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1:55:40
最好以播音专业书第三册为基础,主持人节目学教程为辅,结合实际论述一下。

我觉得 还是不是很标准,有没有稍微少
一点?

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语言梗阻 意思不集中
句子就像一颗颗珍珠,要靠内容这一根红线把它们串起来,使受众明白无误地理解稿件的意思。如果在播新闻时,念字念句,一句一句地摆,不能按内容去组织语言,就会使句子播得比较散,达不到明快、流畅的目的,从而给受众顺利理解内容带来障碍。
二、腔调固定 声音不优美。由于受思维定势和习惯的影响,有些播音员在新闻播音中,喜欢用固定的腔调播音,这样一来,就缺少了变化,播音显得单调,不生动。这又可细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四平八稳型。有些播音员播新闻时,喜欢平均使用笔墨,等距离拉开字腹,一板一眼,四平八稳,匀速前进。这样,听起来字字清楚,但没有美感,令人乏味,甚至昏昏欲睡。在播音中,既应该有雄峰、高原,也应该有平原、盆地和深谷。对那些重要的地方,要学会拎起来,加以强调;而对那些次要的地方,则应做到快速一笔带过。只有这样,播音才会摇曳生姿,曲径通幽,才能柳暗花明,引人入胜。
第二、拖腔甩调型。拖腔甩调也是形式固定的腔调的重要原因。有些播音员喜欢在介词“在”、“据”、“通过”和在助词“的”上重点强调,拉开字腹,语势向上,并在这些词之后停顿较长。由于宾语部分比较长,就把谓语动词拖得比较长。这样就形成了拖腔,这些拖腔甩调一多,就有了唱的味道。女声拖腔,拖泥带水,毫无美感;男声拖腔,男人女气,令人反感。
第三、语势单一型。语势单一也是形成固定腔调的原因之一。有些播音员,由于气息和习惯的原因,播音时语势喜欢自觉不自觉地走下坡路,句子开头的都是大音量,随着句子的推进,气越来越少,音量也越来越小,语势在逐步下滑。这样的句子一个连一个,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腔调,这也是内容支离破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重音杂乱 重点不突出。有的播音员在某些时候,由于对稿件没有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句句字字都重要,在重音的处理上普遍开花。这样一来,播得累,听得也累,并且听不到重点,有时甚至产生费解、歧议和错位。另外,在重音的处理上,有的人处理不当,采用了砸重音的方式,这些重音一个个蹦出来,给人以突兀之感,可听性大打折扣。
以上是主要问题。除此之外,有些播音员还存在诸如端架子、字音不准、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