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战争地现在发展好的有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8:33:48
我要以前和现在的差距,和现在地方的发展,最好多点, 详细点, 我要写板报。
我要例子

幸好你说你想做的是板报,要不然你的问题都够写书了。
我的意见是,既然是板报的话,列举一到两个,最好是两个就好了。作为对比,一个国内一个国外的也可以。同时适当加一点图片的对比更有说服力。
国内的说起来,我本人推荐四平。推荐四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解放战争中最为重要的辽沈战役中,四平是最为重要的争夺点。
众所周知,在辽沈战役后期,国民党残余势力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中,而四平既是其中之一。从地图上来看,四平可以说是东北的中心地带了。南可以一路推进至沈阳锦州直至山海关;北可以到长春哈尔滨直到黑龙江广大东北腹地。所以当时对于四平的争夺是非常重要的。解放军若占领四平就可以完全切断哈尔滨-长春-沈阳-锦州,这条控制东北的战略路线。(此处配图甚好)使得东北以南和以北的地区完全被我军切割,同时破坏敌军的以线控面的基本战略。即控制东北主要战略城市在向四面推进控制东北策略。对此最为清楚的莫过于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所以他派驻的就是有常胜将军之名的国民党将领陈明仁。陈明仁也正是在四平战役中战胜过林彪的人。后来投降后第一次授衔被授予中将军衔。
战役的经过大体是这样的,当时陈明仁手中仅有71军88师和13师一部和一些地方武装。战斗力当然是谈不上的了。而攻城部队却是由当时有名的一纵三纵和七纵作为主力的。陈明仁当时可以说是对于守城没什么信心,只有蒋介石向他许诺会从沈阳赶来援军让他继续死守。陈明仁在守城之时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在四平东门的战斗中拼光了88师。也正是这一原因让背后指挥的林彪误认为陈明仁手中还有大批部队草草下令撤退,因此实际上我军第一次攻城是没有胜利的。而此时此刻,四平城已经是一片焦土。陈明仁也因为此战成名。当然后来当然是由我军的胜利告终的了。
现在的四平市已经是一个总人口达到340万的大城市了。据初步核算,08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8 亿元,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119.7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121.5亿元,增长13.5%。人均生产总值达11461元,比上年增长14.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38.2:29.7:32.1调整为36.5: 31.5: 32.0。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2%;第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