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通货膨胀,这些假值都流向了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7:40:09

对私有制来说,多余的价值流进了少数资源占有者手中,而对公有制来说多余的价值流进了所谓资源管理者的手中.这不过是一个可笑的文字游戏.

无论鼓吹的多么伟大的体制,总是存在着上等人,中等人与下等人的.这是人类予生具来的个体差异所决定的事实.不同的只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手段.

不能完全说随着社会发展一定就有通货膨胀。往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会有通货膨胀现象伴生。
得先解释一下,所谓通货膨胀,经济学意义上就是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量。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我们感觉到钱(纸币)不值钱(价值)了。
1、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政府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说简单点如果一个政府不存在了,其发行的纸币就只是纸了(收藏除外)。
2、社会生产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是有价值的,这些价值在社会中需要交换。
3、纸币充当了这种交换的媒介、符号的作用。
公式就是纸币发行量=社会商品总价格/流通次数
这个公式不标准,这么写是为了方便你理解。

可见,如果发行量多了,流通次数没变的话,商品价格就上升了,一样多的纸币买到的东西就变少了,通货膨胀了。

啰嗦了这么多,回答你的问题。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即使通货膨胀了,社会总价值量并没有减少,只是纸币所能代表的价值量减少了。
但是,统治者可以用通货膨胀的手段搜刮社会财富(价值),因为纸币的发行权在政府,政府可以通过大量发行纸币,用这种价值符号换取人民群众手中的价值,而人们群众所获得的价值符号随着政府纸币发行量的增加而变的越来越不值钱。
举例说明,国民党政府曾今大量发行纸币,也就是当时所谓的法币搜刮财富,用来应对战争巨大的开支,导致最后人民买一袋大米要带几袋的法币去购买。
我这样的解释还是很粗浅。你可以去找找通货膨胀这个专题看看,相信你会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