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2:01:10

傅斯年
(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家世
其先祖为清朝第一位状元傅以渐,曾官至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侄子傅乐成也是1970年代知名历史学家、教授。
生平
幼年丧父,由祖父及母亲抚育成人。

1909年就读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四年考试三次全班第一。1916年入北京大学国学门。1918年春夏与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仿效《新青年》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与北大国粹派论战,影响颇广。傅斯年也因此成为著名的学生领袖。

1920年,他去欧洲,在伦敦大学研习三年半后,转赴柏林大学。在他游学六年半的时间中,大部份时间都在研读实验心理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在柏林大学的后期才开始阅读比较语言学,并学习东方语言。

台大校史馆中傅斯年校长的塑像1926年10月,傅斯年应聘为中山大学教授、文科学长(文学院院长,并兼中国文学和史学两系之主任)。1928年积极筹划并负责创建了著名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后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在傅斯年五十岁那年出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1945—1946),坚持反对任用过去曾在汪精卫政权担任教授的人。1944年,傅斯年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发难,揭发孔贪污舞弊,骂他是皇亲国戚。事后蒋介石亲自请他吃饭。蒋介石问:「你信任我吗?」傅斯年答:「我绝对信任。」蒋介石说:「你既然信任我,那麼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立刻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於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麼,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1947年2月15日和2月22日分别发表了两篇文章:〈这样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和〈宋子文的失败〉,痛批当时行政院长宋子文:「自抗战以后,所有发国难财者,究竟是哪些人?照客观观察,套购外汇和黄金最多的人,即发财最多的人。」硬是把宋子文逼下台。

国民政府迁台后,他又被任命为国立台湾大学校长,受命於危乱之际,他积极「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