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谈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7:34:01

《北京喜讯到边寨》
作品为多段体结构,音乐素材取自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
乐曲的引子由圆号摹仿牛角号在中音区奏出了粗犷辽阔的旋律。
这仿佛北京喜讯的电波,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山寨的千家万户。
紧接着是两小节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乐曲的第一主题,热情奔放的曲调,铿锵明快的伴奏,展示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
接着又出现了模仿牛角号的持续长音,与前段形成对比,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夹杂着排鼓和铃鼓声,仿佛是一群脚脖上套着一串串小铃铛的姑娘在纵情欢跳。
乐曲由一个过渡性的乐句,引出第三主题,由弦乐弹奏,并伴以清脆的木鱼和铃鼓声,炽热的情绪不断高涨。
乐曲不断转换调性,情绪逐渐向高潮发展。最后,在鼓乐齐鸣声中,再现了第一主题,热烈的情绪发展到了顶点,辽阔的号角声中,象征着人们奔向美好明天的决心。

这样吧,我给你分析菊花台这首歌,希望你通过一首歌明白我的整个意思。

为什么《菊花台》是中国风,因为他的整首歌里就是以do、re、mi、sol、la这5个音为音阶,这是中国音乐特有的调式,称为“五声调式”《菊花台》属于五声调式中的“宫调式”,“宫调式”中的“徵宫调式加变宫”

这是《菊花台》的简谱http://www.jianpu.cn/Article/200610/6952.html
从中你看到的数字(专业的讲是音名,怕你不懂)只出现了1、2、3、5、6也就是do、re、mi、sol、la
最后出现了一个7(唱名si)我们称为“变宫”因为7只出现了一次,还有7在弱拍上,4/4拍嘛,节奏划分是强-弱-次强-弱,所以判定为中国调式的“变宫”而不是“西洋大小调”的“B”音

由此可见,菊花台是一首中国风的作品,带有典型的中国调式风格,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也由此可见,要回答你这么一个看上去简单其实很深奥的问题是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所能理解的。

再由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