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作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46:48
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深刻领会这一科学概括,必须正确认识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首先,邓小平同志是在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的条件下,提出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他反复强调,“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主要标志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从来都是明确的。邓小平同志十分看重公有制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他曾多次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由此可见,他在论述社会主义时,讲的根本内容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从这一意义上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然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内在地包含着要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本质中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功能,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尽管两者在强调问题的角度和文字表述上不同,但它们在实质内容和实践过程中是相互依存、根本一致的。
  其次,对公有制本身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因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特别是,公有制在本质上与社会化大生产联系最密切,实行得好,可以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通途。党的十五大一个突出的贡献,就在于不是抽象地谈论公有制的问题,而是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出发,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固定下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属于所有制问题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