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戚继光对明朝军事上的贡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5:22:32
如兵法,兵器,阵法等

戚继光(1528-1587),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年又号孟诸。祖籍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后移居山东蓬莱。父亲戚景通是一位为人正直、精通经史、文武双全的名将。嘉靖中期承袭父职,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后升都督同知,代总兵官。最后官至左都督。

戚继光对对明朝军事上的贡献:

一、挑选精兵,严格治军

戚继光自幼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精心培养下,通读诗文,研习兵法,苦练武艺。17岁那年,父亲病故,戚继光承袭父职,做了登州卫指挥佥事。在任期间,他仍旧刻苦读书,博览历代兵家著作。

嘉靖三十二年(1553)夏天,戚继光被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登州、文登、即墨三营25个卫所,以筹办整个山东的海防。

倭寇骚扰浙江时,由于浙江沿海卫所残破,兵力单薄,明王朝所派客兵吃尽百姓食粮,却又不为百姓做事,见到倭寇入侵纷纷四处逃窜。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宁遇倭贼,毋遇客兵;遇倭犹可逃,遇兵不得生!”戚继光到浙江不久,即了解到“客兵”的腐败,组织了一支有战斗力的3000人新军。那支军队,纪律严明、组织良好、勇敢善战,打了好多胜仗,被人民称誉为“戚家军”。

二、北袭宁海,南平福建

嘉靖三十九年,戚继光被任命为参将,开始独镇一路,负责守卫台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严州(今浙江梅城)等地,驻兵松门(今浙江松门)、海门一带。倭寇出动船只数百,约一两万人,进犯浙江。戚继光用兵神速,先北后南、急趋宁海,然后折师回保台州,一举歼灭来犯倭寇,生擒倭酋二人,斩敌首三百余级,余敌全部落水而死。这一战,速战速决,还不到一顿饭的功夫。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七月,戚继光被任命为上将军,率兵六千余人由浙入闽,投入平定福建倭患的战斗。戚家军数次与倭寇激战,连续胜利,使戚继光威名远播,戚家军也名闻天下。戚继光也被倭寇称为“戚老虎”,使得倭寇闻风丧胆。

三、保卫北疆,晚年不测

自嘉靖以来,边界的城墙虽然有修筑,但没有建造墩台。戚继光在塞上巡视,提出建造敌台,皇帝准许。隆庆五年(1571)秋完工,精细坚固,雄伟壮观,二千里声势相联。戚继光因此得到世袭荫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