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为什么划分的那么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4:45:03
原来的宁夏 绥远 热河 辽北 兴安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都划给内蒙古了,为什么要弄成那么大长条型的内蒙古自治区? 当初这样划分是为了缓冲和Russia的冲突吗?

是从元明时期就已经确定了,

内蒙古这样划分并不是为了缓冲和Russia的冲突,蒙古国的独立才是为了缓冲和Russia的冲突。

蒙古地区位于中国北部,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分成了漠南(今内蒙古)、漠北(今蒙古国)、漠西(厄鲁特)三大部。之所以称漠南、漠北、漠西,是因为在蒙古地区中间,有一条戈壁沙漠,沙漠以北为外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以南为内蒙古,以西为厄鲁特(今新疆的一部分)。

外蒙古由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将军统辖,内蒙古采用盟、旗制度。清朝开始只想“分而治之”,并未想到今后会分裂出一个蒙古国。

清朝入关前,漠南蒙古已经归属清朝,漠北、漠西蒙古也向清朝称臣纳贡。后来,漠西蒙古分为互不统属的四部,即准噶尔部、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四部中以准噶尔部最为强大,噶尔丹夺得准噶尔部汗位后,合并了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并控制了南疆维吾尔族地区,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关于土尔扈特部在明末由于与准噶尔部不和,本迁到伏尔加河下游,逐渐被沙俄控制,受到了民族歧视和奴役,于1771年由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受到乾隆皇帝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置。
1688年噶尔丹率兵向漠北蒙古进攻,漠北蒙古几十万人奔向漠南,请求清政府保护。康熙皇帝将漠北蒙古安置在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随后亲自率兵在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1696年在昭莫多一战中击溃噶尔丹主力,不久噶尔丹病死。对噶尔丹反击的胜利,使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并进而控制了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面对沙俄的侵略,清朝凭借1686年雅克萨之战的余威,于1727年即雍正五年与沙俄签订《中俄布连斯奇界约》,规定了中俄中段边界,由沙宾达巴哈至额尔古纳河为止,以北归俄国,以南归清朝,这实际上就明确规定了广大蒙古地区是中国的领土,清政府在这里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区,还设立了办事大臣、参赞大臣,分别驻于乌里雅苏台、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科尔多。库伦办事大臣还有办理中俄交涉的权力。清朝末年为了加强对外蒙古的统治,又增设了阿尔泰大臣。为了巩固边防,清政府在外蒙古与沙俄交界地区,建立了宽50俄里的特别地带,这个地带东起阿巴盖图,西至沙宾达巴哈,约有两千余俄里。在这条边界线上清政府设置了87处驻防卡伦,这些卡伦都由满、汉、蒙军各旗派人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