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和盆地的湿度与温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4:20:59
夏季一般湿度越大就越闷热,这跟排汗有关。盆地的湿度大,温度高,确实感觉到闷热,但是沿海的湿度也大,温度也高,却没有闷热感,为什么有这种差异?
各位的答案都是和风有关,但是沿海无风时也不会闷热,而盆地即使有风也闷热,我认为你们的回答还不够说服力,希望不要单纯靠理论来回答。

1、盆地封闭,空气流通不畅,温度高使人体温上升,湿度高又使人难排汗,故感觉憋闷;沿海平坦,空气容易流通,使得潮湿的空气对人体排汗影响不大,温度也不会很高,一般在阳光照射下才会感觉热,高强度的紫外线使人皮肤有灼烧感,沿海湿度也大。
2、污染也是一个原因,盆地封闭,污染的空气难以扩散,灰尘、废气等进入人体后会引发不适;沿海的污染容易扩散,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3、盐度也有影响,盆地排汗后盐分流失严重,常会出现乏力、胸闷等现象;沿海盐分较重,能保持皮肤干燥和补充盐分,不过也会腐蚀皮肤,紫外线和盐分使得沿海人会比较黑,皮肤也会粗糙一些。
4、海水有温度调节作用,海水中的盐分能净化空气。
5、下面这个说法可能很多人会持有异议:生物为了适应环境都会进化,长期待在沿海的人毛孔一般较内地来说要稍大一点点,有利于排汗和散热。

盆地的空气流通度小,也就是没有风,
而沿海地区虽然湿度温度都大,但风也很大,所以没有闷热感。

因为这还和地形有关,盆地地形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交换少,空气流通度相对较小。沿海地区,盛行风的关系,空气流通度大,所以夏季不闷热

这主要和地形与盛行风有关
盆地地形空气流通不畅
沿海空气流通度比较好

第二个人说的还算具体

排汗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影响是,汗液的蒸发程度,它与空气的流动性有关,流动性越大(风力越大),汗液蒸发越快,体表的热量带走得越快,人也会感到凉爽。而沿海空旷,经常有较大的风力;盆地四周为高山高原环绕,空气流动性很小,因此相同的实测条件下,沿海比盆地要凉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