膛线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8:05:46

膛线的英文单词是rifling ,这个词源于古高地日耳曼语中riffilon,原文为波纹、细浪。后来,又派生出rifle(线膛步枪)这个词。不过,我国早年将“膛线”翻译成了“来复线”,“线膛步枪”翻译成了“来复枪”。 

    据记载,奥地利维也纳人凯尔奈曾发明了直膛线,不过,这种直膛线是为了加速从膛口装弹,而不是为了使弹旋转。英国伍尔威奇兵工厂的陈列室内保留有一些17世纪制造的线膛步枪,枪管里有明显的旋转膛线。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抗英部队由于使用了线膛枪将装备滑膛枪的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15世纪末期,德国人研制出一种线膛枪。说得最为圆满的可能是下列一则故事,我们不妨展开介绍。 

    1854年,英国测量员意特沃斯奉命改进枪的性能,正当他无计可施时,忽然间 联想到小孩玩的陀螺,他认为,陀螺之所以能旋转,是因为它不仅围绕着本身的轴线转,而且陀螺轴线还围绕着垂直轴线旋转,转得越快,站得就越稳,摆动角越小, 因而不但保持方向不变,还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于是,他很快在枪管内刻制螺旋膛线。遗憾的是意特沃斯的成功试验并没有受到重视,他研制成功的意特沃斯步枪 也无人问津。直到若干年后的1865年,另一位英国人梅特福在意特沃斯发明的膛线基础上进行改进,才使膛线在枪上获得泛的应用。

    高速旋转的物体具有定向性。根据陀螺定向原理,可以让枪弹弹头在火药气体推动下沿枪管前进时,始终嵌在膛线旋转的轨道里,以很高的速度转动起来。当弹头冲出枪管后,由于惯性的作用,便像陀螺一样一直旋转着,既不摇晃,也不翻跟头,稳定地直朝目标飞去。据文献记载,意大利至迟在1476年就已有螺旋形线膛的枪支。螺旋形膛线可使弹丸在空气中稳定地放转飞行,提高射击准确性和射程。“膛线”英文为refile,音译为 “来复”,线膛枪也因此称为“来复枪”。弹丸必须紧密咬合螺旋形膛线,如果小了,就会漏气,弹丸有可能会发射不出去的。后来,因为向这种刻着螺旋形膛线枪管里填装弹丸实在是一见困难的事情,根本没有实战的意义,就逐渐消亡了。15世纪末,普鲁士人改进为在枪膛内刻上直线槽,用以减小装填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