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中国道学专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55:34
请给一篇关于中国道教学说的《论道》的论文,1000字左右。多谢!

道家学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黄帝和周易,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到了春秋战国年代,老子所著的《老子》和庄周所著的《庄子》成为道家的经典著作。他们是道家的创始人。

道家学说的理论体系:道家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不像儒家学说那样,用对话的方式,没有多少理论的阐述和理论分析。道家则结合易经的学说,使之成为一个理论比较严谨、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其中充满了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有着相当强的辩证法和方法论。

道家学说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回顾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学说占有统治地位,但有些朝代道家学说也占统治地位,且据有些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凡是道家的理论占统治地位时,中国的社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从另一方面说明,科学的逻辑思想方式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思想方式。

道家学说的整体内容:道家学说的整体内容,是以道为中心和纲领,从道出发,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需要,向道家外延四面八方扩展开来,这样就可以把中国古代的另外8个学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融合起来,合而为一。
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所组成。阴阳这对矛盾由于作用的不同情况就有了各种不同形式,如:相生、相克、转化、共存、互惠、相比和统一。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著的《老子》一书是道家的经典。由于该书分为81篇,上篇第一句话是“道可道”,下篇首句是“上德不德”,所以也称为《道德经》。 《老子》的主要观点:《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具备永恒不变的原理,在这个原理下,道是万物的根源,当深刻地体悟到道以后,一个人就能学会道中所蕴藏的“德”。其“德”的核心是无心、无欲、柔软、谦虚、柔弱、质朴、节制。这样只要能以此持之以恒的修炼,那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人都能坚韧不拔地活下去。

老子的水式管理(柔性管理):老子对水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动善时。夫不争,帮无尤。” 这句话的意思是:最为理想的生活应该像水一们,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而甘于处于别人所感到厌恶的地方,做人和水一们,处处谦让别人,博施而不图报答,说话以诚信人,处事有条不紊,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