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记 江南人京师人与绝微海外之人对竹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的好恶之情?作者这样比较有什么用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2:29:14
江南人京师人与绝微海外之人对竹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的好恶之情?作者这样比较有什么用意?

文章起笔揭示京师人与江南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一贵一贱,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深入一步,进行了由此及彼的推理,叙写“绝徼海外人”可能有的态度,从而发出“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的慨叹。(奇花异石虽为京师人和江南人所贵,但在其产地一定与竹子在江南的命运相似。反之,在奇花异石的家乡“绝徼海外”,或者在其他从来不产竹子的地方,一旦有人看见竹子,又必定比京师的人更加珍爱它。这里把京师人、江南人、绝徼海外人对“奇花石”和“竹”的不同态度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并指出三种人对不同物品的不同态度是一种奇特可笑的现象。)

作者深入地进行了由表及里的分析,引用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依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面对这种习俗的偏见,作者忍不住发问:“事之好丑,亦何常有之?”这一反诘句,有力地表现了对人才和竹子的不幸命运的愤愤不平,抒发了对世俗偏见的强烈不满之情。

简:作者通过记述京师人贵竹和江南人贱竹奇怪现象发议论,指出物之高下贵贱是以物之远近多寡而论的,并进而明世人的好恶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