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48:05
老子的思想,有谁可以帮我解释一下吗?非常感谢!

行无行 这样的打仗虽然国军士气高昂,可是去没有杀气腾腾的凶恶
攘无臂 虽然高举着臂膀高呼着口号,可是却没有凶残暴虐的模样。
仍无敌 虽然互相打仗,可是却没有不共载天的深仇,要怀恨在心,因此这种人不是为了好杀好战而打仗,只是为了正义为了和平而打仗,像这种慈爱光辉的打仗 才能使军民全心全力以赴,也是胜利的象徵。
执无兵 所以说这种战争虽然手里拿着兵器,可是这正是正义之手不是杀人的凶手。

69、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 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字解:仍是因。抗是敌抗。

本句意思:虽然用兵,不存好杀之心,像不行兵的。虽然挺身而前,像无臂可攘的。虽然战杀相因,像没有敌人的。

章解:用兵有句要紧的话,我不敢为开兵端的主,为应敌的客。不敢前进一寸,却退回一尺。虽然用兵,不存好杀之心,像不行兵的。虽然挺身而前,像无臂可攘的。虽然战杀相因,像无有敌人的。虽然拿着兵器,像无有拿兵器的。天下的祸,没有大起轻敌好战的。轻敌好战,就丧失了我国家的命脉。所以两军对垒的相交,不轻开兵端。哀怜人死的,就打胜仗了,于人之下。这样称谓不争之德,这样称谓能用人的力,这样称谓能以配合天道,这是古时到了极点的妙法。

演说:世有解老子与阴符经为兵法的看这几章 诚然是兵法 不惟这几章是兵法 全经作兵法看 也未尝不可 因为老子的话 不落迹象 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 就譬如儒的易经 及论语上学而一章 随时随地随人解释皆可岂但可以看成兵法呢 但解为兵法 却大有来由 道学渊源于黄帝 我国的文化及兵农制造亦渊源于黄帝 是道学为一切学术的先导 又为治国平天下的大法 治国或除暴 或御敌不能不用兵所以道学又为兵学从出 但道家的兵学 却与后世兵家不同 道家是以退为进 以不战为战 以不杀人为胜 其大意重在不轻开兵端 致惹起战杀的惨祸 小子细看他的宗旨也不仅是慈悲仁厚 是他洞熟天道人情 凡好战喜杀的 无论国势如何强 兵力如何勇 末后必归于败 杀人正是自杀 灭人正是自灭 所以不敢不这样 小子只试就天道人情上解说解说 一就天道上论天以好生为德 天道是自然的道 生成万物 万物生长过胜 就利己之生 而害他物的生 于是天恶其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