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的后两句反映了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0:52:20

[编辑本段]原文
游园不值
诗人:叶绍翁 朝代:南宋 体裁:七言绝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叶绍翁 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
[编辑本段]注释
1.游园不值 : 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2.应:可能,大概。
3.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喜爱 , 怜悯。
4.苍苔:青苔。
5.小扣 : 轻轻地敲。
6.柴扉 : 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7.屐齿 :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编辑本段]今译
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才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编辑本段]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