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出自何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8:00:13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但不知道里边的主人公叫什么,还有故事的名字,以及出处。请高人指教!
有个书生,离家读书,想老婆了,就回家了。老婆见状,把手头织了一半的布给剪了。丈夫受到勉励,继续出门读书,而且还学有所成。
请问这里的两个主人公叫什么,什么时代的人?何方人氏?还有故事的名字,以及出处。请高人指教!

典出《后汉书·乐羊子妻》(作者范晔)
乐羊子出门求学,没有多久就回到家,他的妻子说:“你的求学,就像我的织布,不断积累织丝成一尺长的布,积累一尺成一丈布。今天你放弃学习,犹如我废掉织布。”于是剪断织机上的布,乐羊子因为妻子的激励,于是回去发奋学习,终于学业学成而归。
由是可知,乐羊子妻是位非常贤惠的妇女,劝谕夫君不取不义之财,以及专心向学。

半途而废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我记得是他妈的...好象很有名的...
我查的 嘿嘿 果然是什么子的
孟母三迁

战国时期,有一位善良而又教子有方的母亲--孟母。

当初,孟子的家住在一座山下,因此他经常模仿上坟人的样子做丧事。孟母看到后,先是把家搬到一个小镇上,可隔壁的邻居是位屠夫,孟子又跟着那位屠夫学起卖肉来。孟母看到后,又第三次搬家,这一次,孟母选择的地方是在学堂的附近。从此,孟子跟着学童们读起书来。

有一天,孟子从学堂逃学回家,孟母正在家里坐在织布机旁织布。当她得知孟子是逃学回家时,一气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