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半波损失?为什么会发生半波损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2:55:14

“半波损失",就是当光从折射率小的光疏介质射向折射率大的光密介质时,在入射点,反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有相位突变π,即在入射点反射光与入射光的相位差为π,由于相位差π与光程差λ 2相对应,它相当于反射光多走了半个波长λ 2的光程,故这种相位突变π的现象叫做半波损失。 半波损失仅存在于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的反射光中,折射光没有半波损失。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反射光也没有半波损失。 “半波损失”现象可以由电磁场理论中的菲涅耳公式予以解释。 光波是频率范围很窄(400nm~700nm)的电磁波。实验表明,在光波的电矢量E→和磁矢量H→中,能够引起人眼视觉作用和光学仪器感光作用的主要是电矢量E→,所以把光波中的电矢量E→叫做光矢量。 电磁波(光波)通过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从以上分析可知,当光从光疏介质正入射或掠入射到光密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反射光与入射光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传播,在入射点,反射光的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几乎与入射光的光矢量的振动方向相反,即反射光相对于入射光产生了一个相位突变π,发生了“半波损失”。在入射点,折射光的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几乎与入射光的光矢量的振动方向相同,没有相位突变,即折射光相对于入射光不存在半波损失。

半波损失的原因

在洛埃镜实验中,如果将屏幕挪进与洛埃镜相接触。接触处两束相干波的波程差为零,但实验发现接触处不是明条纹,而是暗条纹。这一事实说明洛埃镜实验中,光线自空气射向平面镜并在平面镜上反射后有了量值为∏的位相突变,这也相当于光程差突变了半个波长。

光在发射时为什么会产生半波损失呢?这是和光的电磁本性有关的,可通过菲涅耳公式来解释。

在任何时刻,我们都可以把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电矢量分成两个分量,一个平行入射面,另一个垂直入射面。有关各量的平行分量和垂直分量依次用指标p和s表示。以

i1、i1´ 和i2分别表示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它们确定了各波的传播方向。以A1、A1´、A2来依次表示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电矢量的振幅,它们的分量相应就是Ap1、Ap1´、Ap2和As1、As1´、As2。但由于三个波的传播方向各不相同,必须分别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