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试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56:31
一、简答题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3、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二、辨析题
1、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的理论。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改革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论述题
1、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3、为什么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他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材料二: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我国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的21倍。高收入阶层瞒报灰色收入导致我国的收入差距被大大低估。财政资金的管理漏洞、金融腐败、行政许可和审批中的寻租行为、土地收益流失以及垄断行业收入是造成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国民收入分配与灰色收入”的摘要,载于《财经》杂志总第186期,2007年5月28日)
材料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引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先富”和“共富”的思想?
(2)分析造成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防止因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两极分化。

严禁抄袭,只供参考!
1、 我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
这件事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却留给了我太多天多的思考……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我左瞧右看,选中了一本《科学世界》与此同时,爸爸也抱着几本厚厚的参考书和资料从另一间屋子出来了但看到我手中的书后,面部表情立刻“由晴转阴”一把夺过我手中的书,大声训斥我:“你都不快毕业了,还看这些没用的书。再说,你数学成绩那么差,这本《奥数点拨》正适合你。”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放在我手上。顿时,书店里的人纷纷把目光转向我们两人,那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疑惑里带着愤怒。我没有说话,拿着书走出了书店的大门。
回到家,我愤怒地将书往床上一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做。因为我对书向来都是很爱惜的。我重重的倒在床上,耳边又响起爸爸的声音:“今天晚上把《小考总复习》第一页做完,做不完别想吃饭!”我无奈地从书堆中抽出书拿笔准备做,觉得薄薄的一本书在我手中显得那样沉重。
我轻叹了一口气:谁让我是毕业生呢?我盲目的做着作业,不知不觉已经做完了两三张,封面被泪水打湿了一片。
走出屋门,发现妈妈已经做完了饭,看见了我说了句:“过来吃饭吧。”我淡淡的回答了一句:“我不饿”径直走进了卧室。
整整一天的,我都呆在卧室里看电视,没有和父母说一句话。内心却心潮起伏:爸爸,我知道你盼子成龙的希望是迫切的,但我毕竟不是机器人,也需要休息。你们呢什么时间才能理解我,还我一方自由快乐的天地呢?

2、 理解
理解,是友谊的结晶;理解,是从信任中开出的鲜花;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光环。它能让误会变成点缀美丽的小瑕疵,于社会中,人们相互的理解,能使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更加繁荣、安定。
上周末一个晴朗的下午,眼光把人们身上的外套都“融化”掉了,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穿梭着身着春装笑容洋溢的行人。我悠闲自在的从家里步行到离小区不远的津工超市买东西,出来的时候看见门口有很多人,于是凑过去看个究竟:人墙中围着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爷爷。老人双手反向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