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会有衰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44:07
依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所具有的能量E=hv(h为常量 v为光的频率)既然单色光频率一定,那么这束光中的光子的能量就不变(由公式可知:其能量大小只由其频率决定与其它因素无关)。既然能量恒定,为什么光还会有衰减现象?这些能量去哪了?

对于一道光束而言,光束的能量E=nhν,其中n是光子数量,相当于光强度;h是普郎克常量,ν是光频率。

当光照到一个物体上的时候,是分很多中情况的,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光共振、光致核反应、维恩散射等等……

其中,像光电效应这样的作用,光子直接把能量全部传递给介质原子核外电子,电子激发或电离,自身消失。这种情况,相当于是减少了n,光子数目减少了,光束的能量自然就减少了!

而还有像康普顿效应一类的散射碰撞,光子把一部分能量传递给了核外电子,自身损失一部分能量后散射而出,频率降低,这种情况就是降低了ν。

对于单能窄束光(即一条光“线”)的衰减,其衰减公式I=(Io)e^(-μd),其中I是穿过了介质之后的光强度,Io是在没有经过介质前光的强度;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e=2.718281828459…… ;μ是光子的线性衰减系数,d是介质厚度。

对于宽束光(光面,很多条平行光),则衰减过程得考虑积累效应,就是光子散射的干扰,所以衰减公式要加入积累因子B,即I=B(Io)e^(-μd)。

一个光源 是向着四面八方发射光波 而每一刻产生的光子数一定 因此越远每一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就越少
从理论上讲 真空中传播的由直线光源(激光)发出的光是不会衰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