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藏高原成为最高大的高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0:17:58
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板块碰撞的地方,唯独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成为最高大的高原。

朋友,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你先看看我以前回答的一个问题:《岛弧是怎么形成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492532.html?si=1

板块之间的碰撞,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称为马里亚纳型,例如太平洋板块向菲律宾板块俯冲形成马里亚纳群岛及海沟,以及菲律宾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形成琉球群岛和海沟。这种类型的碰撞中,下盘板块薄而易变形,它会大幅度向下弯折,其顶部与上盘板块的底部很少接触因此摩擦力比较小,因此下盘板块会迅速地向上盘板块的下方偏后的位置俯冲进地幔软流圈中,并在那里融化上升,在碰撞边界的后方形成基性或超基性火山带,也就是新的海底扩张带,最后在碰撞边界后方造成弧后盆地,于是碰撞带成为岛弧。这种类型的特征是:碰撞边界因为摩擦力小而相对来说地震比较少,通常不会形成高大山地,造山作用不明显而造弧后盆地作用明显。

第二种称为安第斯型,这种以南美安第斯山脉及其前沿海沟为典型代表。下盘板块与马里亚纳型一样也是大洋板块,但是它的下盘板块通常较马里亚纳型的厚而坚固,不容易向下弯折,于是在碰撞边界附近,下盘板块并不是大角度向下而是小角度向上盘半块后方偏下插入,其顶部紧贴上盘板块底部,形成巨大的摩擦力并把上盘板块向上顶起,这种碰撞边界的特征是有很强烈的造山作用,常常在边界上形成狭长的高大山脉,多大地震。并且由于下盘板块俯冲得不深,无法形成基性岩浆而产生弧后盆地,因此在碰撞边界的高大山脉后方通常是陆地,地貌一般为平原、低矮平缓的高原。

第三种是大陆板快的碰撞,例如印度板快与亚欧板快的碰撞。由于下盘是大陆板块,它比安第斯型的下盘板块更厚更坚固,几乎完全无法弯折,并且由于大陆板块上层是轻而坚硬的硅铝层(大洋板块只有重而相对柔软的硅镁层),硅铝层在板块碰撞中是完全无法向下俯冲的,于是导致在碰撞边界附近,下盘板快的下部硅镁层与上部硅铝层剥离,下部俯冲到上盘板快的下面,上层的硅铝层则被上盘板块铲起,堆积在碰撞边界前沿,越堆越高,越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