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忠孝两难全,认为要以德为先,忠孝两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2:38:16

你想表达的意思怎么这么表达不清?自古是忠孝难两全,要不然怎会有“鱼翅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之说?忠是指对国家(指统治者)、对百姓、对家人要有忠心;孝是指对对国家(指统治者)、对百姓、对家人要有孝心,若在二者产生矛盾冲突时,要以忠君报国、精忠爱国为己任,即首选。举个例子说明:大家都知道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吧?他之所以会成为威震金人的大英雄、成为当时朝廷最会打战的大将军,是因为他小时侯的一段成长经历,他有一位好母亲,在这位好母亲的影响下,他立下了他的宏图大志——精忠报国,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永远记住这点还在他的脊背上留下了这四个大字,为他将来指明了出路。所以虽说当时的人们是重孝道的,即十分重视尊老爱幼这一美好品德、十分注重传统礼节、十分看重传统文化的,但若认为国家比家人更需要他们时,却偏偏会选择以国家的利益为重的这一方向,即“舍小家保大家”,加上受“雀巢之下焉有完卵”“国破家亡”“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等影响,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所以才会有这句“自古是忠孝难两全”这话。至于你讲的以德为先,那是指统治者的作风及本事问题,而不是和忠孝两难全是同一个问题。再有你说的也不全对,统治者是应以德才兼备的、能担此重任的能者居之的,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当担的位置。要不然为啥皇位就只有一个,而没有很多,就是说明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当的,只有人上人才有这资格当这职。明白吗?

问题???

德太广了,更何况有德便可全忠孝?逻辑上不通
古语:百善孝为先,二者矛盾时应是先孝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