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测量星际间的距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53:43
有没有简单的方法?
说简单易懂点

关于如何测定星际之间的距离
比较近的恒星可以用视差的方法进行测量。譬如,我们要测量远处的一座塔到我们的距离,可以先确定两个已知距离的测量点,然后分别从这两个点去看塔顶的方向,两个方向的夹角就叫做视差角。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知道顶角和对边,就可以求出它利用周年视差测量恒星的距离的高,也就是塔顶到我们的距离。
测量较近处的恒星,可以把地球绕太阳运动轨道的直径作为已知距离的基线。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半年绕行半周。在相隔半年的那两天里,地球正好处在地球轨道直径的两端。在相隔半年的那两天分别观测同一颗恒星,其方向是不同的,这就是它的视差角。由视差角和地球的轨道直径(3亿千米),便可以计算出恒星的距离了。利用这种方法只能测量二三百光年以内的恒星的距离。
更远处的恒星,因为它们的视差角太小了,无法测准,只能寻找其他方法。其中一个著名的方法是利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来推算遥远天体的距离,造父变星因此而获得了“量天尺”的美称。

一般是用三角法,比如说地球在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分别观测一颗恒星对地球的角度,然后以公转轨道半径为基线,算出它距地球的距离

对于较近的天体(500光年以内)采用三角法测距。
500--10万光年的天体采用光度法确定距离。
10万光年以外天文学家找到了造父变星作为标准,可达5亿光年的范围。
更远的距离是用观测到的红移量,依据哈勃定理推算出来的。
参考资料: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同的天体距离要有不同的方法,摘抄如下:

天体测量方法

2.2.2光谱在天文研究中的应用

人类一直想了解天体的物理、化学性状。这种愿望只有在光谱分析应用于天文后才成为可能并由此而导致了天体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通过光谱分析可以:(1)确定天体的化学组成;(2)确定恒星的温度;(3)确定恒星的压力;(4)测定恒星的磁场;(5)确定天体的视向速度和自转等等。

2.3天体距离的测定
人们总希望知道天体离我们有多远,天体距离的测量也一直是天文学家们的任务。不同远近的天体可以采不同的测量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定天体距离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