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格的问题,缠绕我很久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3:00:39
有时你会发现,内向的人无论怎么努力去做,都与周围显得格格不入。什么爱、奉献、真诚这些东西都是套话。宗教和哲学充其量是你超脱自己的工具而已,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你要改变的是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世界真的充满爱与理解,为什么一片善意和纯真换来的大多是冷漠和伤害?

我曾经以为只要对人充满真诚和善意就可换来同样的态度,而事实残酷得让你摸不着头脑。那些伪善的教育从小就让我们丧失了适应力,以致于面对现实不知所措。

人与人交往,重要的是嘴皮子,即人际交往能力和口才,不是道德和品质。一个虚伪和狡猾的人可以给人亲切、热情、健谈的第一印象,转过身就可以吐你的口水,骂你的脏话。而对方心里或许还在认为“小伙子人不错,又挺能干!”不是说这种人总有报应么,我怎么觉得活得更加滋润呢?

这就是现实,人是感情动物,有愚蠢和原始的一面,需要有意无意的心理暗示、交流,少了话语,就好像产生了距离。除非存在默契,否则沉默和迟钝永远是无聊、呆板的代名词。

现在很多人,重视感官上的刺激,缺乏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从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与他们的做人一样,凡是带给他们快乐、刺激和新鲜感(或者是利益)的人就是好朋友,凡是无趣和沉默的人,无论品质多么纯真,都是冷落的对象。 爱与理解?肯定有,但仅仅限于他们关注的人之间。

是我们不主动融入其中吗?恐怕是融入不了,说句话都没人理睬,谁还会自讨没趣?

照顾弱势的人真的很难做到吗?我在聊天时总会眼神看着每一个人,留意每一个人的话,无论这话听起来多么不切主题,因为我理解那种被排挤在外的痛苦。

所以只能说,大多数外向的人其实是一群看起来聪明,实际愚笨的人,或者说是比较现实的人,他们没有必要去帮助看似不熟悉的人。凡事大多凭直观反应,敏捷但缺乏智慧。而内向的人是看似迟钝的人,话语少总给人陌生感,内心却敏感善良,一旦超脱自我,就是最有智慧的一群人,但是他们走的路,注定要比一般人艰辛。

这就是现实,面对痛苦,我们到底应怎么做?
疑心重、报复心强,是受了太多的伤害和刺激而做出的防卫心理。
凡事都有缘由,如果人人都为被忽视的人多一份爱心,沉默寡言的人就是最重感情的

性格外向与内向,这是人的天性,即使后天付出再大的努力,也很难改变,所以,我们只有顺应天性,好好把握自己的内心里的那份真实。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让我们太多的人容易丧失自我,因为这是个很浮躁的社会,到处充满着利益、物欲,尤其是对于内向的人,很难适应这个社会,因为内向的人天生就有着这种不被这个社会接受的缺点,所以,注定这部分人生活得会很不顺。其实,面对这种现实,我们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
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面对现实,自信走自己的路。你的热情证明你的心没死、所以才痛苦,你要先自己快楽起来、
像霍金等人心中有种力量,就说明他们的心没有死。而有的人,他们虽然有极其强壮有力的体魄,但是他们的心已经死。比如说,那些自杀的人,他们中有很多都是健全人,只不过是因为一点儿小事就想不开而去死。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见一篇报道,说有一位女士仅因为丈夫离家出走了,就服毒自杀了。这说明在这位女士看来婚姻就是她生活的全部,丈夫的离家出走就意味着他们的婚姻已经走到尽头,这就使得她的心也随之死去,因此她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看来,“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说得是很有道理的。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过的好一点,再好一点;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快乐;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被真诚、爱、理解所包围;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所有的美好都充斥在自己的周围。
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世间还会有那么多的冷漠?因为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当我们抱着一种真诚的态度想融入社会时,迎来的是大多数人的冷漠以对。
是的,这些问题都存在,更恶劣的问题也都存在!
可是如果因为这些我们就应该自我毁灭或者是毁灭世界吗?
我想知道,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谁?
你或许会说,面对一群冷漠的人,怎么活的快乐?
ok,那么也就是说,活着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了。
那么我又想问,既然活着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所爱的人,那么你为什么要管那么多别人的态度、别人的想法?
你或许会说,我想融入外面的世界、想敞开心扉和大家打成一片!
那我告诉你,当你打开自己的心扉的时候,你已经和外面的世界融入了,你要知道,世界不是那一个人的,也不是一群人的,更不是所谓的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