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有哪些文化名人,各有什么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6:05:02

二、 魏晋时代的名士
(一) 建安七子
1.建安七子的提出
建安七子最初是由曹丕提出的。“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2.代表人物:孔融
孔融为曹操手下一名大将,但事实上,他与曹操的政治态度并不相同。孔融被曹操所杀,或许是因为政治态度不一,但也可能是孔融反对曹操的政治主张。
(二)正始名士
正始名士对我来讲是个非主流的群体,他们处于一种文明异化期,他们因为有思想而觉得苦闷,所以他们服五石散来消除苦闷,五石散是什么呢?五石散其实是一种药,但是正始名士服用的五石散,我认为是现在的摇头丸。事实也说明他们服用五石散是为了缓解内心的苦闷与对政治的不满。对于对正始名士的评价,我只能说,他们只是时代一种背景的产物。
(三)竹林七贤
1.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2.代表人物:嵇康
(1)嵇康的生平:
嵇康,字叔夜,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他本是一位相貌堂堂的天生美男子,却毫不注意修饰,还把自己弄成一副落拓模样,他自述: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④他身上还长了很多虱子,痒了就不拘场合乱摸乱搔。他还很喜欢在家门外的柳树下打铁为乐,这种表现,其实就是以土木形骸的方式,来表示他们超脱俗情、藐视功名的心志。
嵇康是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阮藉、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等人号称“竹林七贤”。 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封建社会秩序经过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的打击而一度遭到破坏之后。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社会处于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的状态,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2)嵇康的性格:
意趣疏远,心性放达:嵇康人缘极好,王戎说与他交往二十年,未见其有不好的脸色。他喜欢在家门外的柳树下打铁,他家境贫困,按现在的状况,就是个非主流的音乐家,不唱通俗,也不唱歌剧,所以不赚钱。但是像这么不赚钱的活儿他也专心的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