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8 03:18:30

不抵抗,一味的逃跑,促使国民对其失望,由于共产党的战略方针正确,在抗战中逐步获得威信,促使国民纷纷加入共产党。由于此矛盾,所以在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结束后的解放战争中共产党逐步取胜。虽然说当时共产党的军备不好,但是拥有民心,是无坚不摧的力量。古代封建王朝的灭亡基本上是失去民心。

牵制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减轻了敌后的压力。(日本老想着灭亡中国,实质就是要打到重庆,那是国军地盘。)
对于214346048的回答,我有以下几点要纠正:
1,“不抵抗”一词从何而来?淞沪会战全国三分之一的兵力(70多个师)在上海阻敌打3个月,这叫不抵抗?其他的,还有台儿庄,昆仑关,上高大捷,不胜枚举啊!
2,我建议您先去研究研究黄桥事变吧!
3,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是抗战时期,一个饿得不行的国民党士兵因为偷了农民的一只鸡而被长官枪毙!
4,在当时,国民党一个月的军饷是2000到2500元,而共产党的是3000到4000不等,(长征时也是)大家当然愿意来中国共产党这边来了。金钱是革命的本钱嘛!

答:主要地位(从始至终),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纵观八年抗战,国民党军队到底付出了多大的牺牲?除掉东北人民自组抗日联军,蒋介石领导与决策的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长城抗战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以外,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八年间,国民党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大型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00余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达508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几乎打光。其中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就有258位。自1929年至1933年,从中央军校毕业的大约二万五千名青年军官中,就有一万多名壮烈牺牲在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四个月。在历次大型会战和战斗中,国民党官兵整连、整团、整师、甚至整军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22场血肉横飞的大会战,上千场血流成河的战斗,不是当时“敌后根据地”所想、所能完成的。因此国民党才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抗战的成就,一是保存了民族的血脉,使得在历史上曾三次遭遇外族入侵的中华民族,虽然宋亡于元,明亡于清,中华民国却没有亡于日本!二是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不仅在战争中废除了百年来压在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