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中“吊”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0:55:49
原文:“《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我看过一些译文,把这段话翻译成:“《传记》上记载说:‘孔子如果三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惶惶不安。离开这个国家时,必定要带上谒见另一个国家君主的见面礼。’公明仪说过:‘古代的人如果三个月不被君主任用,那就要去安慰他。’”周霄又问道:“三个月不被君主任用,就去安慰,不是太迫切了吗?”

我查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其中“吊”的解释多含“慰问”的意思,但我认为在这段话中“吊”作“安慰”解不合适,我认为,结合上下文“吊”在这段话中是“去谒见君主,以求官职”的意思,但字典中这个字并没有这层含义,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呢?请相关专业的有识之士帮我解答下。不胜感激!

“吊”用作动词的本意是:悼念死者。引申为慰问。这里就是做“慰问”讲的。
原文:“《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把这段话翻译成:“《传记》上记载说:‘孔子如果三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惶惶不安。离开这个国家时,必定要带上谒见另一个国家君主的见面礼。’公明仪说过:‘古代的人如果三个月不被君主任用,那就要去安慰他。’”周霄又问道:“三个月不被君主任用,就去安慰,不是太迫切了吗?”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像你所理解的那样。如果“吊”指的是“去谒见君主,以求官职”,那么如果这种渠道是一般人得到官职的渠道,为什么会出现“三月无君”的情况呢?而如果这种渠道不是正常的渠道,综合这一则下面的内容,可以知道孟子反对“不由其道”的求官。所以你的解释是说不通的。原文的意思是,如果三个月(可能是虚词)都没有得到官职,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很失落,人们都应该去安慰他。
附后文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吊”用作动词的本意是:悼念死者。引申为慰问。这里就是做“慰问”讲的。不懂你的“结合上下文‘吊’在这段话中是‘去谒见君主,以求官职’的意思,”是什么意思诶。上面的译文就已经可以了的。并没有意译多少,是直译,大概,就是因为这,你才认为不太好懂,所以才这样想的吧?!那翻译是对的,再说,字典上也确实是没有你说的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