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杜牧 《樊川文集》卷六 窦列女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8:11:18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任江西、宣歙、淮南等节度使幕僚,以后历任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及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终中书舍人。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法》,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此诗题下原注“时沧州用兵”。宝历二年横海节度使李全略死,其子李同捷反,在和元年朝廷出兵征讨,诗当作于其时,因沧州战事感慨多年藩镇之祸,并表达出报国无门的一腔怨愤。全诗一百零六句,分三层抒写。开篇八句,追叙大唐建立及唐初政治,表现对盛世的无限缅怀之情。中八十句,以极大的篇幅,详尽叙述“安史之乱”后七十余年间朝政渐趋败坏、社会动乱、兵连祸接的历史。旄头、箕尾,均为星名,旄头主战事,箕、尾,下应燕地。刳隍,是掘城壕的意思;<咸次>,指贪欲。韩彭,指汉代名将韩信、彭越。英卫,指唐初名将英国公李绩、卫国公李靖。慑惴,形容恐惧不安的样子。蒙尨,即庞杂。舁襁,是背负婴儿之意,这里指准备归顺朝廷。后十八句,面对乾坤疮痍,自抒忧愤之怀。全诗前二层着重叙事,后一层着重抒慨,夹叙夹议,既表达了内心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又描绘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浩大的历史画面,是杜牧早年的重要作品,堪与杜甫《北征》媲美。

http://baike.baidu.com/view/4352684.htm

窦列女传 yL Q&<\
8]?1gDS|9O
列女姓窦氏,小字桂娘。父良,建中初为汴州户曹掾。桂娘美颜色,读书甚有文。李希烈破汴州,使甲士至良门,取桂娘以去。将出门,顾其父曰:“慎无戚,必能灭贼,使大人取富贵于天子。”桂娘既以才色在希烈侧,复能巧曲取信,凡希烈之密,虽妻子不知者,悉皆得闻。希烈归蔡州,桂娘谓希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