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哪一章讲到科学发展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6:48:44
如题,谢谢。

巧哦,我最近正在背这个.
绪论简略提到,第三章第一节有讲.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里面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后一节讲到科学发展观

这是笔记……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 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①独立的实体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③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④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①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②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任务和超前作用。③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5. 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表现在: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先进的生主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