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肓是如何去定义和分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3:02:46
以前听老人们说不认识字的叫文肓,现在也有很多人叫文肓,但都是认识字 文肓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求解!!!!1

文盲
  1)“文”即“纹”。“文盲”即“纹盲”。指不认识文字的人。
  2)认识文字,但是缺乏思想能力的人.
  3)认识文字但不了解具体的语言文化。
  对于一些拼音文字,只要了解最起码的发音规则,就能读出来发音,进而通过语音来理解文字的意思。所以拼音文字国家很少有文盲
  对于表意文字来说,例如汉字,就容易产生理解意思不知道发音,或者知道发音不认识字的情况,没有经过语文的专门学习,必定会产生文盲。
  现代社会,文盲不仅仅指“不识字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能有人在因为对某方面知识的欠缺成为新的文盲。不会使用外语、计算机的人,都可能成为时代的“文盲”。“扫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使一个不识字的能够认识几个字,而是要使其更好地理解文化,修炼自身,掌握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现在很多认识字的文盲指的是功能性文盲
  所谓“功能性文盲”,是联合国于1965年在德黑兰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上提出的,指的是受过一定传统教育,会基本的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及图表,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
  功能性文盲是相对于传统文盲而言的,传统的文盲是指文化水平很低的人,说白了就是没有读书的人。但是现在的社会发展太快,新事物不断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由于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机会或心理抵触)没有接触这些事物,久而久之,就不太适应这个社会,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功能性文盲。
  能性文盲,不同于传统的不识字的“文盲”,他们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 文盲”般贫乏,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种富有科学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大量涌进日常生活,这种“功能性文盲”将会越来越多。比如电脑虽然已日益普及,但大学里某些文科教授甚至可能完全不懂电脑,正因为此,许多教育学家都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