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企业的性质读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3:43:16
速度啊

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性质》这篇论文发表于1937年,是由罗纳德·科斯构思完成的。这篇著名的论文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第一,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第二,企业的规模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文章从企业的定义开始入手,认为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给出明确的定义。而通过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这两种分析工具,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接下来,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对企业的性质做了全面的阐述。
第一部分:作者觉得探索企业的定义有必要先考察经济体制。因此作者列举了阿瑟·索尔特爵士对经济体制的描述:“正常的经济体制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同时,作者也补充道,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的计划。但作者还是认为阿瑟·索尔特爵士的描述并不完整。虽然马歇尔把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学理论,J.B.克拉克赋予企业家以统筹职能,奈特教授强调了经理的协调作用。但这些仍然不能解释组织为什么会存在。最后,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组织作为经济体制的一部分,他几乎是不自觉的发挥自己作为一个单细胞的作用。而我们可以假定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同时,作者也指出了自己写就本文的目的在于为资源的配置由价格机制决定和资源的配置依赖于作为协调者的企业家这两个假设构建一座桥梁,说明在现实中我们是如何对二者进行选择的,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第二部分:作者首先就企业的出现是由于一些人具有指挥别人的愿望以及购买者较之于以其他方式生产的商品更偏爱由企业生产的商品这两种假设予以否定。从而指出建立企业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而企业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市场运行的成本。另一方面,有管制力量的政府或其他机构的作用在某一程度上也促进了企业的产生。
第三部分:明确了企业产生的原因,作者把焦点放在了企业的规模上。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的效益直接相关,当时的经济学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当时的经济学家认为要想科学地分析和预测企业的规模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作者对此却持有不同观点。基于之前企业产生的原因的理论,作者认为企业的规模是可以预测的。作者指出,当其他条件不变,组织成本越少,生产要素的价格越低,企业家犯错的可能性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