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运动 中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37:52
近代 改良运动

如何给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下一个恰当的评价和定义?在所有的历史事件中,越近的事情,越难评价——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一路走来,至今并未停息,而且还在继续。

我更愿意将这三十年放到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考察。改革、改良、维新,在英文上是同一个词,都是“reform”,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这三十年称为“维新”或“改良”。从宏观的角度评价,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应该是中国自西风东渐的160年来延续最长的一次维新运动,同时,也是对中国社会大多数领域影响最为深远的运动。

从宏观的立场看待这次维新,我们可以将其与中国近代以来历次的维新运动做个比较,来讨论为什么以前历次维新都以失败告终,而这一次维新却会在中国基本成功?

160年来,中国前后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维新运动。此次维新相对成功的关键,就是因为这次维新在中国一个半世纪的历程中,延续的时间最长。今天,将这三次维新运动做一个比较,我们不仅能发现各自的长处,以及不同的历史机缘,从而能更清晰地判断,为什么1978年来的改革开放具有特别的社会经济史的价值。

如果单从一些因素比较起来看,以往两次维新比起这三十年,各有不同的长处。

第一次维新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做一个假设,如果当年的那次维新能够延续下去,那今天的中国肯定不是这个样子,各方面都会不同。特别是从言论的自由度和思想的开放性来比较,那一次的维新,远远超过1978年后的改革。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第一次的维新运动真正是非常的“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巨大、历史延续最为悠长的国家,诞生过无数的大家。然而,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角度来讲,最近30年的改革,是远不如第一次的维新。在这30年中,中国无论是学术上还是思想上,都没有产生过任何一个可以与第一次维新运动中涌现的那些风流人物相比的角色,无论是在哪个领域。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多少影响后世的大家,无论是对中国长期发展的规划、还是思想的推动,都殊为不凡。

这些大家,为中国后世向经济现代化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