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雨天信号就不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1:41:50
发不了短信,就下雨天,郁闷!

对于电磁波来讲雨水会使其衰减,称作"雨衰",但是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于雨水的穿透率不同,就像楼上说的你的手机也有问题.下雨天尽量不要打手机,闪电时打手机可能会导致触电,由于雷电的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这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但一般来说,公共聚居地都装有避雷装置,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相对安全,雷电仅仅会干扰手机信号,顶多也仅是损坏芯片,对人体不会造成致命伤害。而一旦处于空旷地带时,人和手机就成为地面明 显的凸起物,手机极有可能成为雷雨云选择的放电对象。一定要加强有关避雷尤其是电源、信号系统的防雷击意识,尽量避免在打雷时拨打或接听手机,雷雨中穿行无障碍物地区时,最好关掉手机电源.

这是因为发生了“雨衰”效应,电磁波衰减,导致信号变差。
雨衰,是指电波进入雨层中引起的衰减。它包括雨粒吸收引起的衰减和雨粒散射引起的衰减。雨粒吸收引起的衰减是由于雨粒具有介质损耗引起的,雨粒散射引起的衰减是由于电波碰到雨粒时被雨粒反射而再反射引起的。
对于电磁波来讲雨水会使其衰减,称作"雨衰",但是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于雨水的穿透率不同。这种二次发射的电波与入射波方向无关,这是四面八方发射的,这就是所谓的二次散射。由于二次散射,在原来的方向上入射的电波就被衰减了。雨衰的大小与雨滴直径与波长的比值有着可比性关系,而雨滴的半径则与降雨率有关。实测结果表明雨滴的半径约在0.025cm~0.3cm。C波段的电波波长在7.5cm左右,与雨滴半径相差较大,因此受降雨影响较小,一般小于2DB。KU波段内电波的波长在2.5cm左右,故降雨对电波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最大可达20DB。雨衰主要是吸引衰减,大部分表现为热损耗。当电波的波长可以和雨粒的几何尺寸相比拟时,将引起雨粒共振,则产生最大的衰减。但实际上雨粒有大有小,而作为介质,无论雨粒大小它都要吸收能量的。所以根据实测与统计的结果,雨粒的吸收衰减比散射衰减要大。

下雨天空中的云层较多、较厚,手机发出的信号在接受途中受到大量电离子的干扰,导致雨天信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