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一句关于发丝的话是怎么说的(大意是发丝之所以会断是因为它的不均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4:48:32
原话怎么说的?

《墨子·经说下》: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

文中,“均”是均匀、均衡。“绝”是断绝。“县”即悬。
本经以“发”为例,因发质脆弱,而且随处可见。用发悬物,由于发质不同,悬物的轻重不同,最后都要断绝。只要发质是“均匀”的,按照“均,其绝也莫绝”的含义,不管多重的物体,也不会断绝。

楼主是不是问错了
我只知道一个关于丝的典故呢。:
染丝
墨翟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系物的丝绦),而

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自译:墨子先生见到染丝时感叹道:“在青色中染就是青色,在黄色中染就是黄色。所放入的颜色变了,

它的颜色也就变了。将丝绦放入五种颜色(的染缸中),最后就是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

不仅仅是染丝有这种情况,国家也有如染丝一样。

感:看了这段文字,感觉与别的古代圣贤比,这个墨子显得很肤浅;而且缺乏灵性;还很功利。

感2:其实说个人更合适,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道理是人都知道。一个国家的主流民意,决定于民

众的利益取向,贫穷时希望富足,一旦赤贫便无所顾及要推翻一切,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富足时希望平

安享乐。说国家有如染丝一样,总觉得牵强得很。说国君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