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书法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6:30:40
当代书法家刘一光先生,谁知道全部情况,告诉我

毛泽东也是著名的书法家。^_^

近年迁居沪上的天山书家刘一光今年已进入六六大顺之年。

他早年身世坎坷,来到人间后不知何故即被父母丢弃,3岁时被人收养,所以刘一光人到晚年仍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是谁。幸运的是,养父很爱他,从小将他送进私塾启蒙,启蒙塾师是颇有名望的书法家,对刘一光要求很严格,大字小楷是刘一光每天必修课。晨起小解前,必先写大字一张,塾师谓之“元气未散”,晚饭前,必写小楷5行,谓之“求欲正旺”,从此,每日晨昏大字小楷成了刘一光的生活习惯。

刘一光小学毕业后行三跪九叩大礼拜师学篆刻,真、草、隶、篆、行书、魏碑、宋体,他广泛涉猎,孜孜不倦。14岁起,他就以书法刻印独立谋生。1951年,刘一光靠刻字积蓄了学费考进中学。学校特许他上午读书下午刻字谋生,还让他享受人民助学金,直至高中毕业。

刘一光在1960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新疆,他先在新疆新华印刷厂干美术设计,后又调到新疆电视台当文艺编辑。刘一光的青年时期是以写歌词出名的,他的《咱们新疆好地方》、《天山红玫瑰》、《春到新疆》等均在全国获奖。尽管歌词写得不错,但刘一光最爱的,仍是书法。他学书法时大字临摹《柳公权玄秘塔》,小字临摹《九成宫》,而后再临摹颜真卿的字帖,以柳体为筋骨,颜体为血肉,几十年来不急不躁,勤耕不辍。他曾遍临《石门颂》、《张猛龙碑》、《龙门造像》等,从中体会秦汉隶书严谨醇厚到魏晋飘然俊逸书风的变化,通过对字的精神、气韵、笔意的观察,领略其风采,心摹手追,触发灵机,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刘一光有较扎实的古文基础,从《百家姓》、《千字文》到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都读过。书法作为一种“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精神产物,反映着书家的学识修养。传统经典,给予刘一光书法以更多的文化内涵。

集歌词作者和书家于一身的刘一光,到老年时更显精神。

1992年,他出版了《刘一光隶书作品选》,此后,在乌鲁木齐、上海、温州、绍兴等地举办过书法展,其书法作品被有关部门作为礼品馈赠外宾。1996年,刘一光在美国休斯敦举办书法展,受到广泛欢迎,应我驻休斯敦总领馆要求,刘一光现场挥毫写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中堂,赢得到场祝贺宾客的热烈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