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苦力贸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7:36:28

看待臭名昭彰的“苦力贸易”兴起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它视
  为华工契约劳工制取代非洲奴隶的强迫荣工制。十九世纪之
  际,许多地方都没有足够的廉价华人劳工。契约劳工制始于
  1845年,到了1874年已近尾声。这期间,无数中国
  人被运往东南亚、夏威夷、北美、中美洲与非洲,以缓和那
  些地区的严重劳工短缺。据学者陈翰笙的估计,在十八与二
  十世纪之间,自中国输出的契约劳工人数,高达600万至
  700万人。又据另一项估计,1801至1925年间,
  约有300万名契约劳工。

  中国人移居外国,可通过下述3种办法中的一种:(1
  )他们可以自己支付船费及杂费;(2)他们可以由赞助人
  先行代付船费,赞助人可能是亲属,也可能是当地的华籍经
  纪人,或者是已经在居留地确立地位的华人移民;先由代理
  人代付船票,等到移民抵境后寻得工作,才连本带利偿还,
  这也就是所谓先行代付船票制(credit—ticke
  t system)。它把千千万万的契约劳工带到澳洲、
  加拿大、东南亚与美国去。(3)出之以契约移民的形式。
  也正是这种制度,把千千万万的华人契约劳工送到古巴、秘
  鲁及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服劳役,使他们身心备受摧残
  ,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苦力贸易的集散地先在厦门,然后移往澳门。在那里,
  西方商人如德记洋行(Messrs Tait&Co)等
  设立了代理处,在当地华人经纪人(亦称“客头”)的协助
  下,从事贩卖苦力(亦称“猪仔”)的活动。“客头”利用
  地下黑势力,威迫利诱,把“猪仔”劫持哄骗上船,迫令离
  开中国。船上环境异常恶劣,被形容为“海上浮动地狱”。
  实际上,并非所有“猪仔”贩卖者都是私营的,有些政府人
  员也参与其事。如英国政府官员与中国当局相勾结,朋比为
  奸,经营香港、汕头与广州的“猪仔”贩卖活动。契约劳工
  于契约期满后,有些回到中国;但有些却留下来,改行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