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音调记号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3:45:59
这两天出于好奇,看了一点关于音乐的资料。有几个不懂的地方想问问。
1、高音C=1上面加两点=C6=c3?高音C是不是就是1上面加两点?在科学音调记号法里是不是就是C6?在赫尔姆赫兹记号法里是不是就是c3?

(一下提到的E6、E7都是指科学音调记号法,而且都是建立在上面这个问题我没有理解错的基础上)

2、我看资料说高音C(就是C6)是对男高音的大考验,可是为什么我又看到一些资料说某某流行歌手可以唱到E6、E7之类的(什么孙楠啊、张雨生啊),是因为演唱方式不同,所以能达到的音高标准也不同吗?
3、做发声练习,比如哼鸣,是不是可以比演唱时达到更高的音?比如我唱只能唱到C6,但是我哼鸣可以哼到D6甚至更高?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比如哼鸣一般可以比演唱高x个音?
4、如果说中央C写作“C4”,那么“降半个音的中央C”是写作“#C4”还是“C4#”还是“降C4”,或者是别的写法?如果是“升半个音的中央C”呢?或者剩半个音的中央C就直接用“降半个音的D4”来表示?
5、最后,国内是不是比较管用赫尔姆赫兹记号法,而不是科学记号法?那么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呢?

我的问题很繁琐,如果有人回答的话非常感谢~

1.中央C为C4,加两点就是C6。

2.高音C(C6)对男高音是个考验,指的是在“美声唱法”中,要唱得很实在的唱法而言。而且以前声乐的发展程度不高,很少人能长时间停留在C6 以上。现在音乐工作者发现中国的京剧唱腔训练法以及一些民间唱法,能长时间唱高音,因此现在的声乐学习道路往往也借鉴戏剧唱腔训练的方法。有些人自身条件好的,也能轻松跨越C6,就如孙楠张雨生之类。如果用假声,甚至可能唱到C7以上(如俄罗斯的vitas,谓之为“海豚音”)

3哼鸣是学习声乐的必经阶段,为了使歌者能更好地体会头腔共鸣和放松的姿态而设。对于初学者,在放松的状态下作哼鸣练习,确实比唱歌次更好地找到声音的感觉,也就是能唱得更高一些,但这是老师往往要求学生保持这种状态,逐渐过渡到唱歌上面,过度成功并且巩固了这种状态,则歌艺有进步。但对于歌唱家而言,哼鸣和所有歌词一样,都是一种发声的状态,也就没有优势了。

4。中央C是C4,降半个音的中央C写作ьC4。升半个音的中央C写作#C4。升半个音的中央C和降半个音的D4在琴键上是同一个音,写作#C4还是写作ьD4,则要看这个音在作品中的含义。一般流行通俗音乐是不计较写作什么的,只要音高对就可以了,严格的作曲学生考试或者教材音乐作品分析,则要计较。

5。一般流行音乐人或者MIDI制作者都用科学记号法,传统音乐则常用赫尔姆赫兹记号法。故国外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