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放性试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9:54:12
阅读和理解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材料一1792年,马嘎尔尼率英国使团来华。他们带来了西方工业革命及近代科技的最初成果和最新信息,如天象仪、反射望远镜、天文钟、大型战船模型、近代火嚣等。沉迷于“天朝心态”中的乾隆皇帝及臣属,对马嘎尔尼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产品不屑一顾。英国人谈及科技产品制造与安装的复杂,乾隆斥之为“夸大其词”;当马嘎尔尼向清政府武英殿大学士福康安提出让随身卫队给他表演欧洲火器操练时,福康安却漠然回答:“这种军器操法,量也没什么稀奇。看也可,不看也可。”———摘自左玉河《失去的机遇》
材料二1840年,英国借口保护贸易,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三1872年,中国官派第一批幼童从上海出发赴美留学。———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要求:1.主题突出,观点明确。2.必须联系中外历史内容论述,并涉及本题提供的材料,不要泛泛而谈。3.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宜。
打得好在给分

论保守和开放
  人之保守则家难常兴。国之保守则危以!乾隆皇帝在我国历史中是个伟大的君王,他在位期间无非是清王朝最强盛的时候。无论是在经济,军事,思想,科学都是比较先进强盛的。而当时1792年,马嘎尔尼率英国使团来华,乾隆已经81岁!(1711--1799)古有云年老丧智---况且当时清朝是封建社会且非常之保守!1840年前后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此后,法国、美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短短50年不到英法美在军事科技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而清朝却停滞不前,由强变弱悠然不知。所以说一个国家在科学上处于保守无知的情况下,必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细想如果当时乾隆爷接受马嘎尔尼率英国使团来华。他们带来了西方工业革命及近代科技的最初成果和最新信息,如天象仪
  、反射望远镜、天文钟、大型战船模型、近代火嚣等。 并且加以改善和发展,因为当时清朝的科学家完全有这个能力让清政府在1840年左右完成工业革命。(呵呵此乃本人的遐想)如果那样的话必定不要发生什么鸦片战争更不会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72年,中国官派第一批幼童从上海出发赴美留学。经过30年被列强的欺凌清政府才意识只有学习外国的先进科技才能强国救国救民。而所派的幼童能足以救国救民吗?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垮台!而当然派去留学的可以真正学到最先进的科技吗?即使学到了安全回国了能立刻让中国强大摆脱欺凌瓜分的局面吗?1792年,马嘎尔尼率英国使团来华。他们带来了西方工业革命及近代科技的最初成果和最新信息和1872年,中国官派第一批幼童从上海出发赴美留学。———可以等同吗?
  保守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