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关于艺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4:16:06
问题是:看了这些五花八门的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绘画,你有何感想?艺术与非艺术真的像某些人主张的那样没有界限吗?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到底应当怎样界定?
【要求300字,麻烦各位大侠了,我明天就要交这份作业,很急】

鉴赏就需要知道什么是艺术。明确这个问题就不难找到切入点。参考下文
  什么是艺术?培根说: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梵高的理解:艺术是人加入自然并解放自然。

  关于人与自然的解释,西方近代:主观精神与客观现象,中国古典即“人”与“天”。这是艺术创造的两大支柱!

  西方:黑格尔说艺术的难点在于“使外在的现象成为心灵的表现”。用人与自然来表述是使自然人化。

  使自然人化存在着难点,歌德认为艺术创造的一个永恒矛盾是艺术家这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奴隶,人与自然常处于矛盾的不平衡状态。

  中国:陆机《文赋》:若夫感应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与唇齿。纷葳蕤以趿遝,唯毫素之所拟。文徵徵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及其之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览营魂以探颐,顿精爽于自求。理翳翳而愈优,思轧轧其若抽,事故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开塞之所由也。

  (译文:艺术的感觉,创造的开窍,来的时候抑制不住,去的时候也阻止不了。它会像光亮一样突然熄灭,又会以宏大的声音突然响起。在艺术的天性敏捷活跃的时候,再纷乱的素材也能里的清楚。这种时候思想会想疾风一般从胸中升起,语言会像流水一般从口中流出。再纷繁壮美的景象也能在笔端呈现,这种时候,艺术家满目都是文采,满耳都是音韵。在艺术的情思堵塞的时候,神志也就停滞不前,恰似一截枯木,恰似一条干涸的河床。于是艺术家只有把持魂魄去探寻底蕴,重振情思,去努力求索,直到隐蔽着的文理渐渐萌动,包裹着的文思慢慢抽出。所以在艺术的创造中,太用力的构思常常失败,而随意为之却较多成功。创作是我在进行,但我的力却不能强求,为此我们常常扪心叹息,最终还是搞不清创作开窍和阻塞的原因。)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有阐释。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纳为三层意思:一 人事之法天,二 人定之胜天,三 人心之通天。人事之法天:对自然的被动效法。人胜定天:人以进取的态势表现出对自然的驱使和释放。人心通天:天人合一,不分彼此,自然与人共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