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四代都是公务员,算不算是四世三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7:31:25
我父母是公务员,爷爷太爷也是公务员算不算是三国时期袁绍家“四世三公”
要是这样的,比方说;我太爷在民国时期是这个北洋军阀总司令就张作霖那个官职!我爷爷是建国以后军委主席!我爸爸是这个这个国防部长,我是这个财政部长你看我这回算“四世三公”吧

晕了
三公的公是爵位一类的称呼
你公务员的公也算 按照你的逻辑 开公共汽车的司机也是了 不也有公吗?

不是,四世三公是说其祖上四代都当过“三公”级别的官职。

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所谓三公,就是国家最高级别的三个官员。只是公务员,是不能算的。

貌似现在世界能这么说的只有朝鲜的金三胖了,不过也有差距。

不算~四世三公是封建社会的产物,现在时社会主义社会了~你的问题很无聊

算是官宦之家吧

如果你父母、爷爷、太爷都做到副总理以上级别的话,也可以算“四世三公”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经今文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见三有事)。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掌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俸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居此职而专擅朝政。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